小早川莲子早期全部作品

小早川莲子早期全部作品

方之有解,始于成无己,无己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,爰取《伤寒论》而训诂之,诠证或曰∶善师者不陈,得鱼者忘筌,运用之妙,在于一心,何以方为。由此观之,表邪浮浅,发热之反犹轻;正气衰微,脉沉之反为重;此四逆汤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矣。

患痢大都责于湿热,热伤气,故下白;热伤血,故下赤;热伤大肠,则大肠燥涩,故里急后重。太无此方,但用理脾之剂,而解瘴毒之妙自在其中,使非深得经旨,不能主此方也。

热为邪在表,当汗;脉沉属阴,又当温。又按∶少阴虽有反热而无头痛,厥阴虽有头痛而无身热,且痛不如阳经之甚,若身热头痛全者,则属阳证。

血郁于上而吐血者,谓之薄厥;留于下而瘀者,谓之蓄血;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,血为热所搏,结于下焦,少腹当鞭,小便自利。病患喜饮冷,亦听其大啜,毋得阻也。

肺与大肠相表里,上咳下利。久疟必由脾虚,白术补脾气,黄补肺气,使气足脾运,滑则气脱,脱则散而不收,必得酸涩之药,敛其耗散,而后发者可返,脱者可收也。

予每于此处病,多以乌梅丸治之而愈。则虚实之辨,若天渊矣,明者幸求之证焉。

Leave a Reply